查看原文
其他

科技创新|2016年广州科技创新发展数据亮眼

2017-02-13 人才广州 广州市科协

  2016年,广州科技创新发展数据亮眼:高新技术企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全年净增2823家,增速居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之首;年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203家,累计347家,新增挂牌数及挂牌总数均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新增挂牌企业净资产均值在“北上广深”排第一;全年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73家,累计192家,增长率达61%。
  创新型企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集聚效应,广州的优势产业逐步成型。比如,生物与健康产业,是当今世界快速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广州的优势产业。围绕生物医药、健康服务等产业领域,广州形成了由龙头企业及骨干企业组成的梯队式、集群式产业格局。

全市对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12亿元

  2016年,广州高新技术企业继续呈现爆发式增长。企业的快速成长,离不开政策环境的支持及政府的贴心服务。2016年,广州首次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面向全市中小微企业和创客发放科技创新券额度达5221.24万元,兑现创新券服务项目259项,共计616.96万元。与此同时,广州全面落实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和研发机构建设补助两大政策,对2307家企业的研发投入后补助达12.01亿元,对937家设立研发机构的企业补助9.37亿元。据统计,目前市级以上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达210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755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6%,较2014年翻了一番。

去年新三板企业累计融资49.26亿元

  科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力量。2016年,广州着力搭建资本市场融资平台,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助力科技企业发展。
  广州在全国率先开展科技投资双向激励补助政策,2015年以来,投入双向激励补助14659.42万元,支持鼓励212家初创期科技企业引入社会资本24.32亿元。
  2015年,广州设立了首期4亿元规模的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推动8家合作银行向轻资产的科技型企业放款。该项目自2016年初正式运作以来,已受理418项贷款申请,合计授信金额42.47亿元。实施科技信贷贴息政策,帮助143家科技企业获得银行贷款30.63亿元,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目前,全市共设立了9家科技支行,数量全省第一。
  数据显示,2016年广州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203家,累计347家;新三板广州科技板块初步形成;新增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及展示企业1284家,累计2728家。其中,新三板挂牌企业融资规模显著提升,2014年仅融资8000万元,2015年24.9亿元,2016年累计融资49.26亿元,是前两年融资总额的1.9倍之多;高科技、高增长特征明显,挂牌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小巨人企业占比达80%。

率先制定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体系

  在鼓励单个企业发展的同时,广州也着力打造完整的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目前,广州已逐渐形成涵盖苗圃、孵化和加速三个阶段的全链条孵化(含众创空间)服务体系,针对创业项目、初创企业及高成长企业的不同需求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孵化服务。
  2016年,广州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73家,累计192家,其中国家级21家,孵化面积840万平方米,孵化企业及项目超过10000家(项);新增众创空间80家,累计115家,其中45家纳入国家级孵化器管理支持体系。
  为提升孵化器服务质量和水平,广州在全国率先制定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确保基本的孵化服务能力基础上,更加突出孵化绩效。广州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优秀数量连续两年居全国前列,其中2014年7家,居全国第一;2015年5家,居全国第三。广州还在全省率先实行科技企业孵化器风险补偿机制,对在孵初创企业的首次贷款承担90%的本金损失、对投资于初创期企业的天使投资承担50%的本金损失。

建103家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

  企业与高校院所协同创新,是科技成果从技术转化为产品的关键路径。截至2016年底,广州共组建了103家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引导和支持关键性、突破性技术的研发、应用和产业化。2016年,广州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实现主营业务总收入约47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约300亿元,开展成果转化25项,申请专利1438项,授权专利674项,获得国家、省、市等各类奖项16项。
  科技创新离不开“原始动力”。广州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完善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重点实验室357家,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19家,省重点实验室191家,市重点实验室147家,研究方向涵盖生物健康、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形成较为完整的三级科研体系,有效增强了我市前沿技术储备和原始创新能力。

生物健康优势产业逐渐成形

  在创新主体快速发展、平台协作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广州的创新型优势产业逐步形成。比如,生物与健康产业是当今世界快速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广州具备良好发展基础的优势产业。
  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制造、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服务、健康服务等八大产业领域,形成了以广药集团为产业龙头,一大批专、新、特、精骨干企业为中坚力量的梯队式、集群式产业格局。在该领域,广州产生了全国首家干细胞领域和首家二代基因测序领域的两家新三板上市企业,研发出全国首个埃博拉病毒检测试剂盒、全国第二个二代基因测序仪及无创产前诊断试剂盒,获得全国首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建立了全国第三家、广东第一家具有埃博拉活动资质的实验室。
  通过“借力引智”,广州还建设了中科院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军科院华南生物医药研究院、北大冠昊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广州华大基因转化医学实验室等研发机构,推动共建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
  与此同时,广州的科技创新区域集聚效应日益突出: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成为互联网产业的“风口”,成功引进了14家创新龙头企业;思科智慧城落户国际创新城,思科及其10个战略合作伙伴入驻;富士康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区项目落户增城开发区,一期计划投资610亿元。




高新企业增量全国第二

数据显示,广州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823家,增速居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之首,是2015年净增量(263家)的10倍多;净增量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二,仅次于北京。累计达4742家,是2015年总数(1919家)的2.5倍,居全国各大城市第四。



孵化器水平高

2016年,广州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73家,累计192家,其中国家级21家,孵化面积840万平方米,孵化企业及项目超过10000家(项);新增众创空间80家,累计115家,其中45家纳入国家级孵化器管理支持体系。



新三板广州科技板块初步形成

2016年广州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203家,累计347家;新三板广州科技板块初步形成;新增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及展示企业1284家,累计2728家。



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给力

截至2016年底,广州共组建了103家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2016年,广州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实现主营业务总收入约47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约300亿元。



创新型优势产业渐形成

在创新主体快速发展、平台协作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广州的创新型优势产业逐步形成。比如,生物与健康产业是当今世界快速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广州具备良好发展基础的优势产业。

广州科技创新发展数据亮眼

  2016年,广州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实现主营业务总收入约47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约300亿元,开展成果转化25项,申请专利1438项,授权专利674项,获得国家、省、市等各类奖项16项。
  通过“借力引智”,广州还建设了中科院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军科院华南生物医药研究院、北大冠昊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广州华大基因转化医学实验室等研发机构,推动共建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
  新三板挂牌企业融资规模显著提升,2014年仅融资8000万元,2015年24.9亿元,2016年累计融资49.26亿元,是前两年融资总额的1.9倍之多;高科技、高增长特征明显,挂牌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小巨人企业占比达80%。
  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制造、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服务、健康服务等八大产业领域,形成了以广药集团为产业龙头,一大批专、新、特、精骨干企业为中坚力量的梯队式、集群式产业格局。
  广州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完善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截至2016年年底,全市共有重点实验室357家,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19家,省重点实验室191家,市重点实验室147家,研究方向涵盖生物健康、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形成较为完整的三级科研体系,有效增强了我市前沿技术储备和原始创新能力。



来源:广州日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